滨州职业学院是2001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合并滨州农业学校、滨州卫生学校、滨州工业学校、滨州经济学校以及滨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 自建院以来,积极实施打基础、创特色、上水平发展战略,先后实现了由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由分散办学向集中办学的转变和由规模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赢得了省、市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取得了又好又快地发展。
学院占地面积3549.71亩,建筑面积65.63万平方米,各类图书183.65万册,固定资产总值6.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641万元。教职工1118人,其中,高级职称327人,博士6人,硕士266人,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7人,国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各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滨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25人;在校生人15000余人。
学院下设12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招生专业40多个,涵盖理工、农、医、财经、信息科学、建筑、艺术、航海等多个门类,涉及60余个专业方向,初步形成了适应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群。建设了3门国家精品课程,13门省级精品课程, 2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省高校特色专业点、2个省级主体专业,1个国家财政支持的实验实训基地,4个省级教学团队。获全国首届实践教学设计奖3项,获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省高校实验教学与实验技术成果奖3项。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118人,专任教师884人。专任教师中,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7人,国家有突出
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正高级职称教师32人,副高级职称教师265人,获博士学位6人,获硕士学位251人,双师型教师443人。建立了616人的生产一线兼职教师资源库。
办学特色
学院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建设集学生实践、生产经营、技术研究于一体的经济实体,吸引社会投资近2亿元建成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7大系列14个院内实训基地(实习园),校企合作、院园一体,学生在实训基地半工半读、工学交替。该经验在《中国教育报》头版报道并在“职业教育版”进行详细介绍,《大众日报》内参予以推介,谈松华、杨金土、刘占山、陈解放等专家实地考察后给予充分肯定,100多所兄弟院校来院考察交流。
校园文化
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七大工程,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初步形成了知行垂范的教风、博知敏行的学风、崇德尚能的校风;将“与市场共舞,助群雁起飞”确定为基本办学理念。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是26个获奖院校中唯一的高职院校。 学院先后通过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等7项评估并均获优秀等级;先后获得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8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省级文明单位等23项省级荣誉称号,集体二等功等30余项市级荣誉称号。2005年已被确定为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学院,被评为最受企业欢迎的山东省职业院校。